新聞資訊
把老味道保留下去 揭秘手工釀造醬油技藝背后的故事
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,“醬”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。但你知道嗎,采用手工釀造的醬油,至少需要花費半年的時間。
“這是新昌人自己的醬油,家里的老人特別喜歡,我也常會來買一些?!?1月9日,記者走進新昌縣天姥食品有限公司,看到市民石先生正陪著母親購買手工醬油。其實,喜愛手工釀造醬油的人真不少,甚至還會有在外生活的游子來這里購買手工醬油,將它帶到新家。
記者跟隨工作人員許偉江走進醬園,300多只醬缸整整齊齊的擺放著,還散發著一股濃濃的醬香味。許偉江告訴記者,采用傳統手工釀造的醬油,需要經過選豆、蒸煮、發酵等環節,出醬油最少要半年時間。
2009年,許偉江進入新昌縣天姥食品公司,成為一名學徒工,也與手工釀造醬油打上了交道。如今,許偉江已是這家食品公司的質監部經理,每一個環節都要經過他的嚴格監督,他也變成了釀造醬油的“老師傅”。
“那時我剛進入公司,選好的大豆需要我們背到四樓,一百多斤的重量壓得我喘不過氣來?!痹S偉江向記者回憶。面對辛苦,一心想著學手藝的他并沒有放棄,而是咬牙堅持了下來。
“制曲就是將蒸熟后的大豆放在曲室里,產生曲霉,需要好幾天時間。為此,我還熬了好幾個夜?!痹S偉江說。在制曲的過程中,最重要的是溫度,即便外面天氣變化,仍要將曲室內的溫度保持穩定,過熱的話就用鼓風機將熱氣排出去,過冷的話就用蒸氣加溫。在制曲幾天里,晚上也需要有人在曲室里觀察,以便隨時調節曲室溫度。
做醬油不但是一項體力勞動,也是一門技術活。曲霉制作完成后,還需要放入醬缸內進行日曬發酵,這也是釀造醬油中最為重要的一環?!扒箘倓偡湃敫變葧r,要加入鹽水浸泡,需要拿木耙攪拌,進行搗缸?!痹S偉江說,搗缸是需要體力和技術相結合的,都很有講究。這個過程中,占據最多時間的是曬醬。
“七八月,是曬醬的關鍵時期,我情愿被曬得脫皮,也不愿意下雨?!痹S偉江表示,三伏天暴曬,能夠促進醬料的自然發酵,它的色澤口感會更好。要是這兩個月雨水多,口感就會差一些。
11月份,正是醬油曬足收獲的時候?!笆止め勗於傻尼u油天然無添加,氨基酸態氮在1.1以上,達到了特級醬油的標準?!贝藭r,醬缸已被嵌入一個特制的竹籃,醬料里的醬油慢慢滲入籃子中,許偉江聞著醬香,看著醬色,十分滿意。
喜悅的背后也有擔憂,許偉江告訴記者,公司如今只有40多個人,很難有新人愿意學這項辛苦的手藝。不過,今年有兩個年輕人加入了他們的行列,讓他感覺很欣慰?!拔易约合矚g這項手藝,也希望有更多人學習,讓它不至于消失?!痹S偉江說。
“相較于機械生產,手工釀造的醬油,周期長、產量少,我們每年也只有50噸左右,不過它的味道更濃郁一些?!碧炖咽称酚邢薰緩S長章國洪說,有一批老顧客還是喜歡這個味道,我們除了機械化生產醬油外,也要把手工釀造醬油保留下去。
據了解,去年10月,新昌縣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,8個項目入選,釀造醬油這項傳統技藝位列其中,相信這份技藝一定能一代代傳承下去,這份老味道也一定能保留下去。